欢迎光临贵阳在线!

今天是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本田+日产“抱团取暖” 熬得过凛冬吗?

12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左)、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车公司社长加藤隆雄在日本首都东京共同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共同社12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左)、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车公司社长加藤隆雄在日本首都东京共同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共同社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同时,三菱汽车公司也证实将就参与合并事宜进行探讨。

据悉,本田和日产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以此方式进行合并。本田和日产计划于2025年6月达成最终合并协议,控股公司拟于2026年8月正式成立并同步上市。

这一消息受到全球汽车业界广泛关注。据当地媒体报道,如果未来三菱汽车加入合并,三大车企合并后的年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和大众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首席分析师中西孝树认为,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日本汽车制造商转型迟缓,销量不断下滑,经营陷入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本田与日产能否通过合并摆脱困境,仍然有待观察。

这是12月23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拍摄的一家日产汽车商店。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这是12月23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拍摄的一家日产汽车商店。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日产11月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受美国市场销售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上半财年(2024年4月至9月)净利润同比骤降94%。日产当天宣布,将在全球削减20%的产能,裁员9000人。

本田电动汽车业务也面临挑战。伊藤忠综研主任研究员深尾三四郎指出,本田电动汽车品牌影响力较弱,其电动汽车业务在中国市场增长乏力,在美国市场因新车销售促销费用大幅增加,营业利润大幅下降。

对于此次本田与日产明显有“抱团取暖”之意的合并之举,深尾直言:“如果二者只是想靠合并渡过难关,我不认为它们能继续存活下去。汽车行业已不是靠规模取胜的时代。” 

专家指出,本田与日产能否通过合并摆脱困境,首先要看合并能否带来加成效应。名古屋大学教授山本真义认为,本田和日产各自拥有关键技术及产品系列,未来能否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加成效应,是合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这是12月23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拍摄的一家本田汽车商店。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这是12月23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拍摄的一家本田汽车商店。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实际上,本田与日产今年8月就已开始商讨合作方案,希望建立全面业务合作关系,实现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及车载软件等的通用化,以此节约研发资金、削减成本。

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首席战略师窪田真之指出,整合电动化和智能化资源无疑会提高效率,问题关键是两家公司如何在管理决策上避免内耗。如果不能迅速决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中西孝树表示,日产拥有不少优质资源,潜能一直未被充分激发,这些有价值的要素在本田主导的治理结构中能否充分发挥价值有待观察。

其次,两家公司能否通过合并摆脱困境,还要看其能否推出全新转型战略。“主打电动化、智能化的造车新势力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本田与日产合并,不能只是在各自的延长线上进行改善,必须制定全新的转型战略才能应对这样的形势。”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说。

汤进表示,如果不能迅速向市场投入具有特殊价值和体验的智能化产品,即使合并也有可能无法带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此外,构筑硬件、软件两方面都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也是迎接电动化浪潮必须跨越的难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阳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转自: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讯,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白酒行业各家经销商大会正在相继开展,减速或为主基调,龙头酒企有望稳中求进,为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内功。同时2025年元旦春节备货季已开启,经销商普遍反馈当前正处于终端烟酒店收款阶段,且多数酒厂政[全文]
    2024-12-25 02:46
  • 12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左)、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车公司社长加藤隆雄在日本首都东京共同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共同社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同时,三菱[全文]
    2024-12-25 02:45
  • 知名面包品牌摊上事了。近日,广州从化区的“浓心爷爷”新城市场店被曝“有老鼠在面包展柜里乱窜”,相关消息引发热议。对此,12月24日,从化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仍在核查中,涉事店铺已被查封,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后续处理结果会[全文]
    2024-12-25 02:03
  • 来源: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上海12月21日电(张天源)地产企业万科旗下境内外债券20日延续大幅震荡态势。尽管万科和部分房企今年已无表内负债需要偿还,但地产行业总体偿债压力仍然较大。据地产业内人士表示,万科今年前9月累计偿还有息负债约700亿元,[全文]
    2024-12-22 02:4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阳在线 gz.hz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