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省延边州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些边境村借助电商平台与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的东风,出产的人参、鹿茸、松茸、朝鲜族辣白菜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乡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延边的边境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可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相关边境村的农产品一度面临销售难题。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延边州将电商发展作为推动边境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了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电商人才、打造农产品品牌等一系列举措。截至目前,全州98个重点边境村中有71个已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72.5%。这些服务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在线购物体验,更为农产品的上行开辟了新渠道。
比如,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整合镇域内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将优质大米、朝鲜族泡菜、绿色蔬菜等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则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的短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电商销售额一年内实现翻倍增长。
在此过程中,延边州许多边境村日益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包装水平。珲春市的“马牌”大米、龙井市的三合苹果梨等农产品,都是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成功打入全国市场,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
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延边州还充分利用国家互市贸易政策机遇,为边境村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机遇。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 自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为边民提供了每人每日可购买价值8000元商品的免税优惠,满足了边民日常消费需求。目前,该互市贸易区内进口商品品类丰富多样,涵盖冷冻和鲜活海产品、粮油副食品、休闲食品、日化用品、坚果类等,出口则主要以服装、鞋帽等轻工商品为主。
2020年,珲春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可开展落地加工且能进口俄、韩、日等国商品的唯一监管区。这一政策有力激发了人们参与互市贸易的积极性,也为边境村农产品进入互市贸易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进一步推动边境村农产品出圈,延边州还积极引入有关经营主体,通过跨境贸易交易平台、铁路互市商品交易中心、互市商品加工园区等项目的运营,为边境村农产品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销售渠道。
电商发展与边民互贸政策的双轮驱动,为延边州边境村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兴边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州的许多边境村通过发展电商和边境贸易日益富裕文明,村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促进了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经济日报记者 马洪超)